2097 在此一举-《赛点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赛点大学时代2097在此一举一拍进攻。
    两拍进攻。
    三拍进攻——
    尽管这不寻常,但德约科维奇并没有退让也没有手软,难得一见展现自己的强硬,从接发球的强势开始,进攻一波接着一波,连绵不绝,哪怕第三拍进攻已经力竭,德约科维奇也依旧没有选择兜球。
    这,不像德约科维奇。
    但专业人士就能够看出来,德约科维奇是在冒险,也是延续第二盘最后三局的状态,主动打开局面。
    这一拍击球,高文的超级上旋挑高球明显形成限制,德约科维奇难以发力,但也恰恰因为如此意识到危机和冲击,反而越发坚定德约科维奇强行进攻的决心,是傲气是斗志也是顽强,进攻强势出手。
    在德约科维奇的诸多击球手法里,有一种手法非常特别,正手位置,球拍远离身体的位置,在特别高点或者特别低点,也就是非常规的击球位置上,依靠手腕的包裹,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地击球。
    半兜半扫,半撇半卷。
    虽然发力困难,但线路和落点控制依旧能够保持水准,常常作为过渡球或者转守为攻的一拍球使用。
    此时,德约科维奇就是如此。
    高文的超级上旋还是挤压到他,但他依旧准备继续进攻,于是用这样的击球手法卷带一拍控制落点。
    斜线——
    目标,边线浅区,试图拉开角度。
    即使没有力量,也能够依靠旋转和落点牵制高文。
    但是,对高文来说,这样的牵制,够吗?
    答案……是否定的。
    高文和德约科维奇已经碰面太多次,对德约科维奇的这一拍击球太熟悉,从出拍习惯到击球质感都再了解不过。
    如果德约科维奇尽可能避免兜球增加平击,节奏和速度的压制可能带来更多冲击,但这一拍击球,他还是回到自己的舒适领域,为了持续进攻持续施压而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击球方式。
    这,就是机会。
    高文等待的,就是这样的缝隙。
    脚步急停急转,从容不迫地完成调整,再次将身体拉回正手;并且,没有继续沿着横轴线平行移动,一边移动一边上前,抢了一步半的空间,在网球落地之后,瞄准上升点就横扫出击。
    正手,扫射。
    宛若一记耳光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