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以‘愁’为题,写一首词并不难。 这世间令人发愁的事情有许多。 但想要站在宋思清的角度,去写这首词。 难度却是大上了许多。 毕竟,作词的时候,还得考虑宋思清当年的遭遇和心境。 最重要的是。 宋思清是一个女人啊。 而这大厅里,一大半都是男作者。 怎么才能模仿女人的语气和思维作一首词呢? 众人眉头紧锁,议论纷纷。 主席台上。 古渊文看向慕容山,呵呵一笑,却有些无奈的摇摇头: “慕容兄,你出的这道题,可就有些难了。” 慕容山深叹一口气: “难点好啊,如今举国盛世,很多年轻人却忘了当年的动荡和艰辛。” “我这个题目,虽名为“愁”,但实则是“国愁家恨”,希望能以此题,来唤醒大家心中的警惕。” “这几年看似风平浪静, 但西方之国,始终敌我华夏之心不死,暗中摩擦与争端,每日剧增。” “尽管有我们这些老东西在支撑着,但年轻一辈,仍需不忘国耻,时刻警惕,万不能让百年前的国难再度发生!” 古渊文深吸一口气,随后面庞也流露出一抹忧色: “慕容兄说的很有道理。” 他知道。 如今华夏虽然是太平盛世。 但暗地里,却是暗潮汹涌,危机重重。 毕竟泱泱大国,一旦崛起,必定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。 西方之国,又怎会让他们轻易实现目标?! “一切都需小心为上。” 几名教授相互对视一眼,十分默契的点了点头。 随即沉默下来,不再继续往下讨论。 而大厅之中。 一众青年作者,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着。 但却罕见的有人落笔。 写词可比写诗要难的多。 更何况,慕容山教授出的题目还这么难。 这让大家都有些不敢动笔。 不过。 江晨却是一个例外。 当从慕容山口中听到宋思清故事的时候。 他心中就缓缓的浮现出了一个古代才女的名字。 或许是由于记忆的牵引。 让他突然之间想起了很多年轻时候的事情。 读书时期,台上老师的敦敦教导。 以及那一首首曾经苦读背诵过的诗词。 他提起笔,在纸面上,缓缓的写下了三个字。 声声慢。 ....... 第(3/3)页